立足防守?数据说话: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中国男篮!

来源:24直播网 发布时间:2025-08-18 23:58:26

中国男篮以亚洲杯亚军的成绩结束了这个夏天的征程,关于这支由郭士强带队的全新中国男篮,有人说我们防守立足、是防守型球队,有人说我们“美式”,也有人说我们打得飞快。我们不妨把最简单的数据罗列出来,看看这到底是怎样一支球队。

注:亚洲杯一共16支队,部分球队的进攻方式数据可能还没有覆盖全部场次,但大部分是全的,中国男篮的数据是完整的。

百回合得分128.8,赛事第1,最强进攻

百回合失分110.3,赛事第9,防守中游

比赛节奏85.2,赛事第14,最慢之一

我们是典型的进攻强、防守一般的球队,而且比赛节奏并不快,甚至比上一届中国男篮的比赛节奏更慢。

四要素:进攻

有效命中率第1

失误率第4

前板率第2

罚球率第1

这是一支运动战进球能力非常强的中国男篮,我们能直观看到中国男篮的运动战命中率(49.2%)和三分命中率(40.1%)都是赛事第一。这不仅仅是远投准而已,中国男篮的中距离和篮下终结效率也很高。与此同时,球队失误控制做得较好,这得益于我们处理球的点多,经常有多名后卫在场。前场篮板率出色可能超出一些人的预料,但我们的前场球员在冲抢篮板方面做得很好,尤其是面对一些体型远不如我们的对手时(例如韩国)。最后,这支中国男篮能大量制造杀伤站上罚球线,而且罚出了80.3%的赛事第一准头。

四要素:防守

限制对手有效命中率第5

造对手失误率第11

限制对方前板率第11

限制对方罚球率第10

中国男篮在限制对方进球效率方面做得还不错,但在造失误、控制后场篮板和控制犯规方面都很一般。我们经常会有三后卫在场的时段,甚至有三后卫加上朱俊龙和胡金秋这种各位置体型都偏小的组合,防守端的能力自然会下降。

投篮分布

篮下比重第8,命中率第4

中投比重第9,命中率第1

三分比重第7,命中率第1

如前文提到,这届中国男篮远中近的终结把握都很高,令人耳目一新,整个出手分布也相对魔球化,尽力争取篮下和三分线外的优质出手机会。

限制对手投篮分布

篮下比重第12,命中率第11

中投比重第10,命中率第16

三分比重第5,命中率第2

很明显能看到护筐是这届男篮的一大短板,因为胡金秋作为四号位体型的球员扮演中锋,我们的大前锋还经常由朱俊龙甚至雷蒙这样的侧翼摇摆顶上,护筐自然出现问题。但相应的,我们防守三分的表现很成功,这是因为球队安排了大量后卫挤掩护追防的防守策略,赶着对手往中距离走,给对手不少中距离出手,也接受对方投进中投。

进攻方式

有球进攻比重第4,每回合得分1.04分第1

无球进攻比重第6,每回合得分1.10分第3

乱战进攻比重第14,每回合得分1.08分第1

本届赛事中国男篮乱战比重很低,主要是因为快攻比重垫底,我们没有很多犀利的转换回合(也对应了球队的节奏,打得并不快)。

有球进攻的一大部分,是我们比重第2、每回合得分第3的挡拆持球进攻,大量由后卫发起挡拆,也有很多坚决的持球投或突破。面筐单打很少,低位背身比重第5,每回合得分第4,这是一些由胡金秋、王俊杰、余嘉豪完成的低位强打回合。

无球进攻的一大部分,是比重第7、每回合得分第4的定点进攻(这还是因为决赛表现差拉低了数值),而我们的定点进攻有78.3%的出手是三分球,占比第三,球队很强调三分终结,拉开了空间。

无球进攻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我们比重第4,每回合得分第1的挡拆接球(1.45分堪称惊人),这当然得益于胡金秋这样的超高效接球终结内线。我们的挡拆持球攻、接球攻和传出去创造的定点机会,组成了这届中国男篮的进攻骨架。

另外我们还有比重第4、每回合得分第5的无球掩护得分表现,这里有很多是源自于战术设计,比如牛角接远切掩护就是我们很常用的起手套路,王俊杰经常作为战术里完成三分出手的那个人。另外还有一些无球掩护是来自于内线球员做下掩护,外线球员兜出来接球跳投。

(体坛周报)